孤立的人甚少與別人來往,即使有接觸,也多是流於表面,鮮會建立深厚的交情。部分長者因受到身體、心理、家庭、環境和經濟等限制,較容易孤立自己。長期的孤立不單影響社交生活,還會增加患上身體和情緒疾病的機會。然而,當大家都多行一步,築起與他人聯繫的橋樑,就能做到「不再孤立」!🔺導致孤立的高危因素身體因素長期痛症(如退化性膝關節炎)、慢性疾病(如柏金遜症)、身體機能退化(如失禁、視覺或聽覺退化)、或外貌的改變(如中風後半邊身體癱瘓)等令長者不便外出之餘,亦會令他們因感到自卑而減低與他人接觸的意欲。心理因素以往不愉快的經歷(如曾遭受別人排斥)導致缺乏自信心或對他人失去信任,又或是認為年紀大的人只會被人看不起、嫌棄,因而逃避與人接觸,甚至敵視陌生人。性格內向和缺乏社交經驗亦會影響與人交往。長期的情緒困擾或因親人離世/離棄而造成的哀傷反應等,都會導致或加劇孤立的情況。家庭因素為了照顧家人而減少甚至謝絕一切社交活動;為了避免伴侶不滿自己外出而減少出外交際;又或是為了避免談及家事(如家人欠債、失業、患病等)而拒絕與他人接觸。環境因素住所偏遠,交通不便;又或是居住在沒有升降機的「唐樓」,因而儘量減少外出;剛搬到新社區,對新社區的設施不熟悉,亦缺乏動機結識新朋友或跟舊街坊聯絡。經濟因素有些長者退休後收入減少,有些則只靠積蓄或社會援助而生活,為了節省開支,儘量減少需要花費的活動,包括消遣、娛樂與社交。🔺🔺長期孤立的不良後果🔺🔺身體:🔺較易有飲食失衡及不良的生活習慣、身體較差以及壽命較短。社交:🔺長期的冷淡甚至敵對態度令別人敬而遠之,減少來往,導致孤立的情況加劇。心理:🔺由於社交支援網絡薄弱,當生活遇上問題時便難以應對,無助感倍升,增加患上情緒病(如抑鬱症、焦慮症)的機會。🔺🔺如何預防及處理孤立🔺🔺培養興趣,學習新事物到社區中心參加活動,跟舊雨新知聯繫主動致電聯絡親友遇事找人商量、傾訴喪親後繼續維持正常社交接觸學習與人相處技巧多欣賞別人,減少批評應用新的科技(如智能手機和電腦)與他人聯繫當發覺自己寧願留在家中,不願意接觸其他人,甚至對人產生恐懼和敵對的話,就可能是自我孤立的先兆。認清孤立的壞處,嘗試走出第一步,例如:逐漸增加外出次數和時間嘗試探索新環境、事物前往購物時,趁機會與別人接觸主動跟鄰居微笑和打招呼當鄰居主動問好時,回應後閒聊幾句如何幫助長者不再孤立若發覺身邊有孤立的長者,也可以儘力幫助他們,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分子,更何況助人是快樂之本呢!🔺生活上的支援定期致電關心對方近況,了解有甚麼需 要,並給予協助。如致電多次也沒有回 應,直接到對方家中探訪或尋求其他協助天氣轉變時多致電對方,送上問候主動聯絡新搬來的鄰居,介紹社區設施及活動,相約同往運動、茶聚、或參加長者中心的活動幫忙購買日用品或食品陪同前往就診幫忙協助簡單的家居維修協助尋找社區資源 情感上的支援主動跟對方談天,分享日常事,也分擔憂慮、困難聆聽對方,讓對方宣洩情緒並給予支持,適當時鼓勵對方從不同的角度看事件對方的親友離世後更需要我們的關懷和陪伴在大時節,探訪或電話問候可以讓長者明白到自己並不孤單 🔺結論今天就由自己開始,重新築起人與人之間的橋樑,增加彼此的聯繫,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資料圖片來源 : https://www.elderly.gov.hk/.手推輪椅 | 電動輪椅 | 復康治療輪椅接載服務 | 物理治療職業治療 | 日間治療 輪椅的士 傷殘的士 大的士
資訊分享 – 長者與兒媳的關係
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助促進身心健康,令生理、心理、和社交生活保持良好的狀態。長者與兒媳的關係更是人際關係中一個重要的環節。以下列舉了一些長者與兒媳在相處中常遇到的困難,並且提供了一些建議,以協助建立彼此之間良好的關係。相處上的困難:1.人生階段的轉變身份及角色的轉變進入晚年,長者的身份及家庭角色逐漸轉變,容易令長者覺得子女不再需要自己,便形成焦慮,甚至令長者有被遺棄的感覺。「自主權」的衝突長者往往為子女的事務而操心 (例如:工作的態度、財務的安排、伴侶的選擇等)。部份長者可能會因子女沒有採取自己的意見而感到不受尊重,甚至產生不滿。同樣地,兒媳若干涉長者的生活和選擇,亦可能會導致彼此不和。過分的承擔責任長者幫子女承擔責任 (例如:做家務、照顧孫兒、還債、付交物業的供款等等),有時超越了自己的能力範圍,導致沉重的生活壓力。相處上的不協調生活習慣及處事方法上的差別由於媳婿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下成長,難免會跟長者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及處事的方法 (如飲食習慣、持家之道等),容易引致誤會和衝突。期望上的分歧若長者和兒媳之間的期望未能協調 (例如:不同住的兒媳下班後想多爭取時間休息,而長者則期望兒媳多抽時間回家相聚),便可能對彼此間的關係造成不良的影響。建立良好關係的方法:適當的承擔責任子女既已長大成人,便要為自己的生活及行為承擔責任。長者不宜過分地替子女負上責任,更要鼓勵他們獨立自主。(例如:長者毋需勉強自己替子女照顧孫兒、或替子女償還債務。)開創自己的生活領域長者不宜以照顧子女作為生活的唯一目標、及得到滿足的唯一途徑。長者可參加各類型的社區活動,以擴闊社交圈子、增廣見聞,並可發展個人興趣。此外,學習一些新事物,避免與時代脫節,可加強與年輕一輩的溝通。互相的尊重假若長者和兒媳在處事方法上有所不同 (如不同的育兒方法),大家必須尊重對方,並以開放的態度加強溝通。體諒、包容和欣賞長者和兒媳要互相體諒對方的立場及難處,彼此包容。此外,長者和兒媳宜多注意對方的優點,不要只留意對方的缺點,並且對大家所付出的努力要多加欣賞。互相協調長者和兒媳可調整個人的期望及要求,互相協調及達致共識。雙方面主動及積極的態度,是維繫兩代之間良好的關係的基礎。.資料圖片來源 : https://www.elderly.gov.hk/.手推輪椅 | 電動輪椅 | 復康治療輪椅接載服務 | 物理治療職業治療 | 日間治療輪椅的士 傷殘的士 大的士
資訊分享 – 祖父母之道
成為祖父母對許多長者來說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祖父母的角色賦予長者一個寶貴的機會來見證自己生命的延續、與孫兒共享天倫之樂、與下一代分享家族的價值、傳統及淵源,並且可以透過瞭解孫兒的世界而接觸到社會的新事物。對於孫兒及他們的父母來說,慈愛的祖父母能成為家庭中一個重要的關愛及照顧者、一個富經驗的指導者、以及一個能以正確的態度去面對老化的典範。以下是一些建議給祖父母:🔺如何釐訂自己在家中的角色?首先要問一下自己:「我想成為一個怎樣的祖父母?」瞭解一下自己在家庭內所期望扮演的角色及參與程度。以清晰及開放的態度,與子女討論你作為祖父母於孫兒的成長路上所期望扮演的角色。🔺如何與子女攜手培育孫兒成長?與子女實行一致的管教方法,以免令孫兒無所適從。獎勵孫兒時,避免過分使用物質,更切忌溺愛。購買禮物給孫兒前,宜與子女商量,亦要避免購買一些子女不允許孫兒擁有的物品(例如:電子遊戲機、寵物)。當孫兒與父母意見相左時,祖父母不宜包庇孫兒,可嘗試擔當調停的角色。🔺如何與子女解決管教上的分歧?儘量不要干預,讓子女用自己的方式來管教他們的下一代。不要在孫兒面前批評他們的父母,以免令孫兒困擾、子女難堪。以開明的態度聆聽子女在管教上的想法和感受。召開家庭會議,與子女討論各人於管教上的不同看法,以求達致互相瞭解及共識。🔺如何與孫兒保持良好關係?多與孫兒接觸,共同參與活動。瞭解孫兒的生活(例如:參觀他們的學校、觀看他們喜愛的電視節目、聽他們喜愛的音樂、認識他們的朋友、學習新事物。經常透過電話、信件或電子郵件與孫兒保持聯絡。祖父母的角色會隨著孫兒長大而改變。當孫兒年幼時,祖父母可能是他們的玩伴。當孫兒逐漸成長,他可能會向祖父母徵詢意見。成功的祖父母是孫兒在父母以外的重要傾訴對象和親人,在陪伴孫兒成長的同時,祖父母自己也會繼續成長、學習及改變,享受豐盛的人生。.資料圖片來源 : https://www.elderly.gov.hk/.手推輪椅 | 電動輪椅 | 復康治療輪椅接載服務 | 物理治療職業治療 | 日間治療輪椅的士 傷殘的士 大的士